白蕓豆(干豆) | 500克 |
水 | 適量 |
奶粉 | 60克 |
白砂糖 | 80克 |
麥芽糖 | 90克 |
椰子油(可用其他植物油或黃油) | 60克 |
中筋面粉 | 80克 |
玉米淀粉 | 20克 |
宇治抹茶粉(若竹) | 適量 |
法芙娜可可粉 | 適量 |
紫薯粉 | 適量 |
紅曲粉 | 適量 |
泡豆: 12小時(shí)左右。白蕓豆很干,水要加足夠,多一些沒關(guān)系。
剝豆皮:白蕓豆很大一顆,完全泡發(fā)的豆子可以非常輕松地手動(dòng)去皮。把壞豆丟棄。
煮豆: 跟煮飯差不多的水(也可以多加,不用緊),電高壓鍋調(diào)煮飯檔就行,十幾分鐘就煮爛了。
搗碎:煮好的豆子如果水分太多,可過濾掉。用勺子將豆子稍微壓一壓就成糊糊了。
過篩: 過篩有多酸爽,成品就有多細(xì)膩。不!可!省!略!
炒豆沙:過篩結(jié)束,開炒吧!(重點(diǎn):小火,注意翻拌)
A:加入白砂糖、奶粉和椰子油(可用其他油可分批次加,隨意)
炒豆沙
B:炒到略干的時(shí)候加入麥芽糖(加完之后有種回到解放前的感覺(′;︵;`) 又變成糊糊了...別怕!接著炒!)
炒豆沙
C:要相信時(shí)間的魔力!(手酸?不不不我不聽...也不能停)
炒豆沙
D: 炒到成團(tuán)就意味著接近終點(diǎn)??(不粘鍋也不粘鏟子)。上圖只是接近...
揉面:稍微晾涼后,加入中粉和玉米淀粉(有低粉就直接加低粉),揉成光滑面團(tuán),如上圖。(揉多久?看個(gè)人功力...)
變身:把蕓豆沙面團(tuán)均分成四份,分別加入抹茶粉可可粉紫薯粉紅曲粉,揉勻,搓成20克大力丸,(此處應(yīng)有掌聲!撒????)完成。
成品
桃山皮月餅(如果加了生面粉,需要烤15-20分鐘,160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