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第三次(2019.10.12),全麥貝果。耗時兩個半小時。
算是第一次正兒八經(jīng)做吧(第一次壓根沒有加水和面,第二次加了水也加了老面但是鹽沒有稱量),所有材料都稱量了。
很多方子上,250克面粉對應(yīng)的是4或5克鹽。我不喜歡太咸,減到了3克,吃起來剛剛好。
跟前兩次最大的不同是揉面方式。
塑形之前總共經(jīng)過五次醒面。第一次是把水和面粉和成團無干粉的狀態(tài),醒十分鐘,然后揉十幾下再醒十分鐘,然后揉面,再醒十分鐘揉面,加入膏狀的酵母(就是用極少的水融化酵母粉)和椰子油,揉面至椰子油被面團吸收,第四次醒面五分鐘然后繼續(xù)揉十幾下,第五次把面團放進冰箱醒五分鐘然后取出揉至擴展。
優(yōu)點:超省力,面團超光滑。
缺點:比直接揉面耗時。
但是! 缺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啊!畢竟在醒面的時間可以做很多別的事情。傳統(tǒng)的手揉面出膜真的超累啊(當(dāng)然你想要搓面摔面解壓的話另當(dāng)別論)。
簡單來說,就是靜置的面團里面粉和水會互相反應(yīng)形成面筋。
所以,你要做的,就是放下揉面的沖動,給面團一些時間。
有時候互相放棄,又何嘗不是一種各自成全。
面團重390克,均分成了5份。采用了兩種塑形方法:傳統(tǒng)的包裹法和中間掏洞的無接痕法。發(fā)酵時間25分鐘。
結(jié)果,因為溫度不夠或者酵母還沒完全蘇醒...沒有發(fā)好,下鍋煮的時候全部下沉了。
嘗試直接放在抹了脫模膏的烤盤上烘烤,結(jié)果,就兩只順利取下(′;︵;`)。下次還是用硅油紙吧...
第二次(2019.10.11-2019.10.12) 巧克力夾心貝果,隔夜冷藏發(fā)酵
高粉240克 可可粉10克 70%黑巧40克 水113克 老面117克 酵母粉2克 鹽一勺(未稱量,5克左右) 糖一勺 椰子油一勺
糖水(水1000克 紅糖50克)
面團總重500克,均分成5個。
揉面方式:單次醒面。高粉可可粉和水混合成較硬的面團,靜置了大概六個小時(忙別的事情去了...)。加入剩下的材料揉面大概十多分鐘至光滑。
塑形之后的面團放冰箱冷藏發(fā)酵約13個小時。
實踐證明,睡懶覺的人不太適合用隔夜冷藏的方法做貝果...
發(fā)酵時間過長,雖然煮面團的時候沒什么問題,烤出來全部成了大胖砸...里面已經(jīng)是軟歐的結(jié)構(gòu)了...里面的巧克力豆也烤化漏了部分...
更加要命的是,因為隨手加了一勺鹽(看了那么多菜譜都說是4-5克),啃起來咸死了??本應(yīng)該是苦甜的黑巧口味??!!
第一次(2019.10.10) 南瓜貝果,用南瓜餡和老面代替水和面
高粉250克 南瓜餡(加了奶粉,冰糖和椰子油炒制)未稱重 老面未稱重 鹽一丟丟 糖一勺 椰子油一勺 酵母粉3克
糖水(水1000克 紅糖50克)
面團總重560克,均分成7個。
揉面方式:摔面,耗時半個多小時(摔摔打打略解壓...右手臂也是真酸)。
做之前,方子看了無數(shù),終究還是放飛自我地直接用南瓜餡跟老面和面...所幸成品還不錯。第一次做難免地手忙腳亂,煮貝果的時候雖然嘗試計時(大部分方子都是30秒每面),終究放棄了。后來看到某本天書里寫著每面煮2-3分鐘。看起來這個煮面時間確實沒所謂啊...
發(fā)酵二十分鐘。因為溫度比較高,所以發(fā)得還算不錯,煮的時候也沒沉底或者裂開花。
誰想到...烤到一半的時候停電!!!幸好,已經(jīng)長胖了。七個胖砸被燜在溫度漸漸降低的烤箱里大半個小時...也是有點慘。來電后繼續(xù)烤,從成品上看,停電的影響并不大。